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650973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D.“大跃进”运动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明确:“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分田单干
B.集体经营
C.包产到组
D.包干到户
2019-01-18更新 | 2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C.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
D.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05-16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1958年以来,在关于农村的文字中,“包产到户”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而它也常被质疑和批判。即使在小岗村获得丰收的1979年,批评“包产到户”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由此可知,对内改革初期
A.“包产到户”已成农村共识B.农村改革面临巨大的阻力
C.“左”的思想仍居主导地位D.农村改革的成效尚未显现
2021-02-11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