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恢复国民经济
题型:填空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63 题号:16572004
土地改革
(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__________制度之下。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新中国必须完成___________的土地改革。
(2)过程
_______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到_______年底,除一部分________地区外,土地改革在_________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3)意义
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_____出来,农村________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_____________扫除了障碍。
②1952年,全国__________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恢复国民经济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容易 (0.94)
【推荐1】农业领域: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_____,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_____水平和抵御_____的能力。
2023-09-18更新 | 12次组卷
填空题 | 容易 (0.94)
【推荐2】新政权的巩固经济:________国民经济
(1)城市措施:①没收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企业,建立______________;
_______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____________资本主义;
__________物价、_______财经:(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作用:掌握了____________的命脉,促进了国民经济_______________;
(2)农村内容:实行_____________
认识:①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②仍为___________;③实质是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_________________
2022-12-28更新 | 29次组卷
填空题 | 容易 (0.94)
【推荐3】中国现代代史线索社会主义经济探索(1)
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
(1)1949年——1952年
国民经济的恢复期
主要目的是____,恢复经济
具体措施:
①在农村中: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把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在城市里:恢复民族工业、保障民生;扫盲,为未来的工业化建设做准备
(2)1953—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目的:建立____制度
具体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有制结构进行私有变公有的改造
具体方式:通过建立合作社、统购统销、赎买或者公私合营等办法推行改造
(3)1953—1957年
是现代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也是工业化建设起步期;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受苏联模式影响;
(4)1960—1965年
国民经济调整期
标志:1960年底,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目的:通过减少对重工业的投入,减轻三面红旗对中国的影响,达到国民经济各行业均衡发展的目的。
(三面红旗: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2022-10-29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