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1 题号:1682647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日益广泛地进入中国。1858年,王韬就已经认识到“中法不如西法之密”。官方层面的条约签订、外交往来等等,需要以西洋历法作为重要参照,都在一定层面上扩展了西洋历法的使用范围。时人逐渐了解到西洋历法之精髓,此前对西洋历法鄙弃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方维规所说:“由于时人不仅认识到西方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也感受到西方在许多方面确实胜于中国,便逐渐对西洋事物怀有一种崇敬之情。”在这种情况下,西洋历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摘编自朱文哲《西历·国历·公历:近代中国的历法“正名”》

材料二   1918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下辖的中央观象台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制度,将全国规划为中原时区(后改南京时间)、陇蜀时区(全面抗战后改重庆时间)、回藏时区(后改新藏时间)、长白时区、昆仑时区等五个时区,标志近代中国自动、自主地加入全球标准时区制度的行列。但是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时改中原时间为东京时间,五时区制的实施效果颇为有限。……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产生和变化,尽管与西方列强的扩张关系密切,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后,产生了对精确、统一的社会公共时间的需要。近代民众在社会生活与国际交往中真切地体验到标准时间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摘编自封磊《从海关时到北京时:近代中国的“时区政治”及其嬗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洋历法受到关注和肯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时区制制定与实施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标准时间的确立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会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

材料二   《尚书·禹贡》据称是夏朝的古文献,这一先秦文献将当时认识到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分为九个大的区域即“九州”,该文献根据适合农业与否,将各地土壤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等级,称以渭河平原为中心的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1)概括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材料三   


杨柳青年画“农家稼穑”图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朝末期,因题材多样,有清一代深受京津地区民众喜爱。清人李光庭在《乡音解颐》“新年十事”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此外,“连生贵子”一类的妇女儿童画也是清代前期杨柳青年画的重要题材。


(2)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经济角度,说明创作上述题材的背景原因。

材料四   


近代以来,年画除了传统题材外,有了新发展。《中国民间造像史纲》称,19世纪中后期,地主大户不断涌向新开辟的商埠,“发财还家”类年画大量出现。围绕女权的年画也逐渐增多,如图杨柳青年画中文字为:“中国有家眷的男子,大半受累的多。诸位知道这毛病在那里吗?并不是男子不能赚钱,一男子养着好几口,女子裹了两只小脚,诸事不能用力……现在的形势,无论男女必须自食其力,方能自保。……若是男女一样做活赚钱,还有不好过的吗?”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19世纪中后期年画题材更新的社会原因。
2020-11-12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3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材料二 (建国初期)受当时强劲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学习借鉴苏联服饰的趋势。在当时,服装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更承载着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政治使命。苏联服装成为思想进步、追求革命的象征,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服饰取向与选择。列宁装、依照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闪耀在民众服装中的亮丽风景。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文化大革命”兴起,在“破四旧”运动中,谁的穿戴如果被认为不符合无产阶级式样,或带有“封、资、修”的影响,就会在大街上被勒令停下来,强制剪掉头发,撕烂衣服,红卫兵拿着剪刀专干此事,小脚裤管是他们最为仇视的对象,见了就剪。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社会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
(2)著名历史学家冯尔糜先生曾说:“冠服、发型的形成同人们的政治意识紧密联系。”因此,在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服饰就成为特定的政治符号。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左右。)
2016-11-27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体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总结和延伸。

节名时间说明(起源、习俗、影响)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庆祝春节的习俗活动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析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情人节公历2月14日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原流行于欧美,现在中国也广泛流行。
清明节公历4月4至4月6日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与寒食风俗相融合,形成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万圣节公历10月31日是基督徒崇敬和纪念所有基督教圣徒的节日,在1840年左右传入美国之后,节日逐渐演变成人鬼同乐的“狂欢节”。
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从最初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的节日。

以上是中国与西方国家重要节日一览表,请你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信息提取充分,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5-16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