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8 题号:168279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传统中国,边疆是尚未或者正在驯化中的地方,边疆问题其实是央地关系的次生形态。从唐至宋,我们看到了两种边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它们的实施结果。一种是唐代的藩镇模式。藩镇节度使本来是中央派出的边防统兵官,后来势力膨胀,引发了安史之乱。在唐朝之后的宋朝,对藩镇模式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解决方案是建立了一个极端的分权模式。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二   设置宣政院……负责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这些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确立,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宣慰司都元帅府等,这些机构的官员中,更多的是当地民族首领人物……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由元代始。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边疆治理的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得失。
(2)据材料二,简析元朝地方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对当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体演进的特点。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2019-09-10更新 | 1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在藏汉等各族工人的齐心协作下,布达拉宫得以顺利完成。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

——摘编自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二: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所以我们不采用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摘自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这一特色体现的精神文化内涵?
(2)元朝和清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分别是什么?相应的职责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实行的“新政策”,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2020-06-08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提取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信息。
(2)联系材料一,概括材料二中钱穆的观点。
2020-10-09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