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进行管辖。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2024-04-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由于当时西藏的政治经济情况与中原大陆格外不同,故元朝统治者设立了专门的土司制度,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管理。这主要说明了,元朝时期(     
A.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B.民族关系的和谐性
C.边疆治理政策具有灵活性D.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2024-03-11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金朝曾在地方上实行“因事而设,事罢则已”的管理办法,元朝继承并发展了金人的这一做法,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起初是临时性机构,后因军事征伐时间较长,渐成定制,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而变为兼管民政,成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由此可见,元朝(     
A.行省制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B.注重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C.加强军事管理疆域不断扩大D.逐步完善中枢权力机构
4 . 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郊祀礼仪。这说明(       
A.元朝以郊祀彰显正统B.蒙汉文化已深度交融
C.统治者服膺中原文化D.元朝用郊祀笼络人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杈,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摘编自《汉书》《后汉书》等

材料二 以下为元朝疆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2023-12-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

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郡、王国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侯国

州、县

——整理自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地方层级演变的特点,并做合理解释。
2023-10-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朝至明清行政区划的变迁

   

——据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涉及的汉武帝治国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9 . 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处理结束以后,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反映出行省(     
A.权力不断扩大与中央分庭抗衡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特点
C.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D.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10 .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说:“元太祖本无国号,但称蒙古。世祖至元八年,因刘秉忠奏,始建国号曰‘大元’,取‘大哉乾元(出自《易经》)’之义,国号取文义自此始。”下面能够对元朝取国号为元的合理解释是(     
A.继承汉唐以来的社会制度B.加强控制地方的现实需要
C.强调统治中原的正统地位D.继承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