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6 题号:16846732
针对这一事件,《英国画报》以《西方文明正在锤打束缚中国的锁链》为题予以报道,介绍了从汉口乘“江水”号轮船逃往上海的难民的情况,而《泰晤士报》明确报道:“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府的起义……不是针对外国人的。相反,各方都尽力和外国修好。”据此推知,该历史事件(     
A.满足了农民均分土地的愿望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D.导致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虽然辛亥革命未能立刻再建有序的社会,但它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更新和重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开启了一个让新事物能够从旧秩序中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对此关于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民主共和之路的真正实现
C.践行了君主立宪思想D.责任内阁制充分发挥作用
2024-03-27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民国之初,仿效西方,社会各阶层成员积极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一时间,“集会结社,犹为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迈百”。无论就政党之数目抑或政党之社会影响而论,其势头不可谓不盛。这一现象源于(     
A.革命运动调动了各个阶级参政积极性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政治近代化要求
C.民族危机下各阶级争取自身政治权益
D.近代以来中西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2023-02-09更新 | 2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内容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从侧面反映了共和已是人心所向
C.中国由此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2023-03-24更新 | 2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