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观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6935626
据研究表明、中国”一词早在西周金文中便出现,源于西周初年对其本国统治区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秦汉统一后文化意义及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明代“中国”逐渐成为大一统时期全国的统称。近代以来,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出现。以上有关“中国”的评述,合理的是(     
A.它遵循了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
B.它是对“中国”一闻历史演绎最完整的考证
C.历史事实叮能有不同历史叙述子以记录
D.历史现象是政治、经济等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 史学观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出于特定时期斗争的需要,关于“官僚资本”,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资本=官僚资本=四大家族”的认识公式。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官僚资本”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经济概念,研究中国政治问题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就经济研究而言,还是使用“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为宜。这表明
A.同一事实可有不同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常常违背历史事实
C.历史叙述难以接近历史事实D.传统观念逐渐丧失研究价值
2021-06-03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以下是两则有关罗马帝国时代的资料:资料甲:“罗马前期皇帝甚少主动采取影响全帝国的措施,通常于地方社群或个人要求后才作回应。皇帝与人民的接触最主要的模式为‘要求与回应’。”资料乙:公元112年小亚细亚总督普林尼写信向罗马帝国图拉真请示如何对待基督徒。图拉真回复:“你处理基督徒的方式很正确;要规定一个普遍原则,以为处理这类事的标准是不可能的。”比较两则材料,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合理的
A.两者角度不同,甲是整体的概论皇帝所为,乙是一则皇帝作为的具体例证
B.两者观点不同,甲说明罗马皇帝角色较为消极,乙凸显皇帝角色较为积极
C.两者可以印证,甲有关罗马皇帝的分析论点能从乙的具体实例中得到支持
D.两者可以对应,甲对皇帝角色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乙中地方官和皇帝的关系
2022-05-12更新 | 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其身亡之后,君主制复辟,以詹姆士·赫斯的《鞭子》为代表的各色各样责骂克氏的作品接连出版;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不少人觉得他格外令人敬仰,著名的英雄史观作者卡莱尔顺势给克氏安上了“王者之雄”的美誉;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克氏那些“扼杀民主自由的残虐身影”也被重新阐述,丘吉尔对克氏做出了负面的评价。对这一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人物评价角度观点复杂,无法做出合理评价
B.只有立足全面的史实,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C.人们对历史的理解比较容易受到当代的影响
D.不同阶级立场导致对克氏评价产生较大差异
2021-05-07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