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69375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有轨电车行业在20世纪20-30年代走向衰落,主要的替代车辆为无轨电车,人们对公共汽车的认可度并不高,1937年,只有62辆柴油巴士在美国售出和运营,这对于公共汽车的主要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来说不是个好消息。1936-1940年间,通用公司联合美孚石油公司、凡士通轮胎公司等公司共同给全国城市干线公司注资,使其成为它们的控股公司和幌子公司,对亏损的电车公司进行收购和兼并,再用公共汽车替换无轨电车。于是,全国城市干线这样一个控股公司就成了通用公司等利益集团兼并电车公司和销售柴油巴士的工具。

——摘编自宋晨《试论二战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衰》

材料二   1951年成立的“首都汽车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也是唯一的一家国营出租汽车公司。在“放权”“让利”政策的支持下,1979年9月,组建了“北京市汽车旅游汽车公司”。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鼓舞下,北京市确定了“符合条件就批,将企业推向市场,优胜劣汰”的发展方针。1995年租车行业共有经营者2229户,其中国营518户,集体966户,合资3户,股份制2户,有限责任公司7户,个体733户,拥有出租汽车62965辆,年客运量5.96亿人次,行业有职工82万人。长期困扰北京的“租车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摘编自刘牧著《当代北京公共交通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变化”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长期困扰北京的“租车难”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下半叶中西经济发展趋向

材料一   1950-1970年,联邦德国50家大公司的利润占整个工业部门总利润的比重由36%增加到50%。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拜耳公司营业额为32.6亿马克,20世纪70年代初为103.8亿马克,1983年猛增至408亿马克。菲利蒲公司年销售额为162亿美元,资产156亿美元,拥有34.3万雇员,成为超级垄断组织。联邦德国销售额过百亿法郎的大公司数额一直在增加,这些公司组织拥有几十甚至数百家分支企业,在制造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占有优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理论界日趋激烈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之争影响改革开放局面的进一步打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明确肯定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实行工资奖金同经济利益挂钩,扩大工资差距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1970年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趋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实现的历史性突破(要求:从材料中任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2023-05-12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将材料一中空缺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历史事件)② (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2023-05-08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曾出现几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于2005年在《卫报》评论中这样谈起1978年:“1978年的尝试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使世界重心东移,权力不再只掌握在欧美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
(1)材料一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哪种道路?之后毛泽东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其标志是什么?
(2)按照材料二图像所出现的历史进程顺序将图像排序,并据上述图片的提示概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3)材料三中中国在“1978年的尝试”指什么?(任举两例)“日趋强盛的中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任举两例)“深感不安”的美国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2016-12-07更新 | 6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