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170506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庆市鹅岭公园前身为 1911 年修建的礼园,是清末重庆商会首届会长富商李耀庭的私家园林。其存在的百余年间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下表为鹅岭公园历史发展沿革节选。


——摘编自张昆曄《我国城市老公园改造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任意提取材料中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知识点】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将欧亚大陆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日本和西欧,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地区;其他即第二区域,主要指中国、东南亚各国、印度、苏联、伊斯兰诸国、东欧各国等。虽然第二区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但目前都未发展至高度文明,而第一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度,土地肥沃,但在早期历史中,由于被森林所覆盖,难以产生出高度的文明。所以,第一区域是作为野蛮落后的民族开始自己的历程的,从第二区域引进文明。不过,第二区域由于气候干燥,有巨大的干旱地带,常常受到来自沙漠地带游牧民族的侵袭,所以这一区域的历史大致就是征服与破坏的历史,建设与破坏无休止的往复交替,造成了第二区域的落后,相比之下,第一区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边缘,中亚的暴力大致未能波及这里,当暴力来临时,它已经积蓄了抵抗这种暴力的实力。随着技术力量增强到一定程度,第一区域凭借其社会条件尤其是优越的生态条件迅速成长为较高程度的文明。于是,两个区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历史道路,至今大部分第二区域仍然落后于第一区域。

——摘编自梅棹忠《文明的生态史观》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4-09更新 | 12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摘编自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结合近代中外史实,围绕“社会转型与政治结构的转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8-20更新 | 91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美国传教士黎曼顾于1920年开办的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的课程日志。

注:“恩物”是一套学前教育材料,认为每种恩物都是上帝设计恩赐给儿童进行自主活动的材料。“律动”是音乐词汇,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

——摘编自包锋《教会幼稚园的兴办与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围绕教会幼稚园的作用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8-11-23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