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38 题号:1711167
据统计,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2月底,西迁厂矿共448家,机器材料约17万吨,技工1万2千多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迁主要是由于日本侵华
B.西迁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西迁促进了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
D.西迁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买办资本
2018-02-17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017-04-14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统制经济”。具体内容有依靠外授、大量借债和发行国内公债、垄断金融扩增税收实行专卖制度、实行统购统销等。这一政策
A.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D.是应对持久抗战所做出的政策调整
2020-04-22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