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 国民经济的调整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7170313
据统计,1961~1964年,中国城镇人口净迁出4369万人,农业人口在中国所占比重由1960年的73.83%升至1964年的80.15%。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B.“三线”建设的开展
C.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D.国民经济的调整
【知识点】 国民经济的调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
D.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017-07-04更新 | 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59年,毛泽东指出:“只有搞好农业本身,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平衡,工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平衡,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平衡,才可能正确处理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此观点
①符合优先发展农业的主张
②体现了对“大跃进”的反思
③说明中国工业化成就巨大
④反映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思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9-01-19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61年,永嘉县先后开办了36场集市活动,上市人数达20.25万人次,上市商品共2148种,交易额达11.80万元。1962年又恢复了九寸桥下等牛市场,全县的集市成交额达200万元。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多种所有制并存初步落实B.人民公社化运动局部结束
C.基层利益得到一定的重视D.农村商品化生产快速发展
2022-08-26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