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7198665
如表为1985年和1998年各类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这一变化说明(     
年份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98564.932.13.0
199054.635.69.8
199534.036.629.4
199725.538.136.4
199828.538.338.8

A.国有经济活力下降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D.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由此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     
A.从农村转移到城市B.从国营企业转移到私营企业
C.从重工业转移到轻工业D.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
2016-11-27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指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2019-08-09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十年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所占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提高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成分由几乎为零提高到5.6%。这一变化说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已经理顺B.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改革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效果显著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023-02-01更新 | 2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