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95 题号:172998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间流传一副对联,上下联是“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表明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
A.企业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缺乏激励机制的现象较普遍存在
C.部门间相互监督能较好防止腐败
D.开始出现了市场调配资源的要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2016-11-27更新 | 3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世纪80年代,如图两种票据在上海经济领域里同时流通,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2020-03-17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表中各项数据的变化说明(  )
   时间国家统配物资品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商品指令性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
1979年256种65种95%以上
1992年19种15种10%以内
A.私营工商业的迅速发展B.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
C.经济结构发生彻底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2021-03-15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