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7659849
对于官书与私记的史料价值高低问题,齐世荣先生曾在《史料五讲》有分析:第一派,“扬官书而贬私记”,诚如邓之诚“斯编取材,首重正史”,但是正史不仅“有书有不书”,而且“时有篡改、伪造和粉饰,出入很大”;第二派,“扬私记而贬官书”,诚如翦伯赞“杂史所记,多系耳闻目见之事,故其所论,较之正史,皆为真切”,但是“私家记载零散,狭恩怨,流于污妄”;第三派,则认为“官书与私记应当并重不可偏废”,诚如顾颉刚“虽然强调新史料的使用,但也很重视传统的正史二十四史”。这说明(     
A.官方史料是历史文献的主体,真实性比较强
B.私家史料敢于暴露史实真相,看事分明真切
C.二十四史与新史料价值同等,两者不可偏废
D.各类史料各有长短,互相参照方可接近真相
22-23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2022-09-26更新 | 3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旨在强调
A.资本主义在西方不断扩展的历史进程
B.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
C.西方在世界文明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D.海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2020-09-22更新 | 3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关于启的继位,《史记》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而《战国策》中却记载为:“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两则记载均不可靠B.尚需其他史料论证
C.两则记载均为信史D.必有一则记载可信
2024-01-19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