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067 题号:1769025
 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近现代经历了几次发展的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材料均摘自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
材料一:1891年重庆最早的近代工业森昌泰、森昌正火柴厂建立。19世纪末,近代纺织业在重庆兴起并迅速发展,1900年重庆纺织厂约占全国织布厂总数的30%。1908年重庆的第一家蒸汽机械缫丝厂建立,辛亥革命后,发展迅速,剿丝厂和剿丝车占全省(四川省)剿丝业的35%和31%。1899年,举人文国恩筹办了重庆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煤矿,到1911年,小煤矿已发展到近30家。

材料二: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迁入重庆的民营企业达254家,占迁川厂矿的90%。国民政府的9家兵工厂也迁入重庆,加上原有的两家,约占兵工署直属兵工厂总数的三分之二。重庆建成为包括军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造船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1997年重庆被设为直辖市,重庆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图为90年代末现代化重庆崛起的景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重庆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90年代末重庆飞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白银在我国货币史上曾一度独领风骚,自从明朝中后期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货币后,白银便在中国近代社会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大量白银来支付贸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

材料三   1933年到1934年,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加上币制的紊乱,中国屡现金融恐慌。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外汇准备金,以稳定法币对外汇价。

——摘编自昊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国际和国内因素。并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显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一般认为导致该现象的主因是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造成中国白银外流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流通领域的突出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2020-03-01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地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地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民国元年民国二年民国三年民国四年民国五年民国六年民国七年民国八年
数量17373750333429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如图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7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三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个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松太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的原因。他们破产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客观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如果你是民国时期一位商人,想投资创办企业,以实现“实业救国”的抱负,那么哪段时间对你投资最有利?为什么?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中国的最终命运如何?据此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021-05-08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