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7720888
人民政权的建设——变革所有制
政治:
民主:1954第一届________召开,确立一根两基(________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________制度、民族区域________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法制: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________类型的宪法,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原则。
(三)思想:毛泽东思想新发展。它不仅是________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________的指导思想。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意义
开始时期:1949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开始新中国法治历程
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等
初步                  
重创时期(文革动乱)社会主义法制严重破坏

重建完善(改革开放后)
       
1.       1978年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                              
2.       1982年宪法

法治进入新时期
3.2010年                   体系形成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法制基础
4.2020年《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2-09-14更新 | 84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结合教材,完成共和四部曲示意图:
2022-08-22更新 | 33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时间:1953年,中共提出。
②内容:实施________。 “一化三改”
(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概况:________年底,基本完成对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行业公私合营
②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________初步建立。
(3)________: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1953—1957年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
(1)召开一届全国人大
①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
②内容:通过了《________》。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3)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思想:________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022-10-26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