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78130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大革命失败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三大起义中,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主要战斗、攻击目标都在城市。广州起义的奋斗目标也是在广州建立巴黎公社式的城市政权。“八一功在第一枪”(周恩来语),但南昌起义打出的是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秋收起义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打出了一面党旗;二是闯出了一条新路;三是走出了一个伟人。

——摘编自余伯流《秋收起义的三大亮点与毛泽东的卓越贡献》

材料二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在革命新高潮中,农民战争是一个“主要的支流”,“最主要的革命高潮之象征,还是工人运动的复兴”。因此,在党的工作中,“应当坚决相信,在任何一个重工业中,就是建立数人的支部,也比我们在农村中发展百余同志,割据一个乡村还要宝贵”。

——据《中央给湖南省委的指示信》(1929年7月9日)等整理

材料三遵义会议特别指出:那种“无把握的及在当时无必要的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使红军和革命战争受到严重损失。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虽然党中央部署了向晋、陕、甘、绥、宁五省大发展的工作,但这已不再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几省首先胜利。中共中央认为那种主张必须占取了中心城市和省城才是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观点是“不合事实”的。

——据《毛泽东军事文选》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共中央基本的革命路线并举一例说明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根据国情开辟出怎样新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三,说明遵义会议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革命路线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井冈山会师》(油画作品)

图2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实物遗存)
(1)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据此判断,图1、图2分别属于哪一种史料?请就研究土地革命,分别评析图1、图2的价值。
(2)根据以上两幅图片,你分别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每幅图片至少写出2点)
(3)综合以上图片信息,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023-01-16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每个阶级各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新道路及意义。
2023-01-15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积极宣传十月革命。他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动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阶段时间著作
形成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成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
发展建国前后《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李大钊所说的“潮流”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的革命道路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什么重要的革命理论?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思想主张,并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2023-09-20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