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7854241
1954年宪法最先是中共中央起草,然后是北京500多名高级干部讨论,全国8000多人讨论,然后是三个月的全国人民讨论,最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00多人又讨论。由此可见,1954年宪法(     
A.制定过程民主严谨B.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C.少数民族当家做主D.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
【知识点】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多个单位进行基层选举,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5亿多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超过2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人民法制观念的增强B.基层行政体制的确立
C.人民政协制度的召开D.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2021-04-12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6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该套人民币主题思想极为鲜明,其正面与背面选取的图案如表所示。该套人民币主题的设计(     
A.体现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
B.讴歌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C.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需要
D.展现了多领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024-02-26更新 | 2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1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
B.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结束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得以体现
2018-03-10更新 | 2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