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7880455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2和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A.人民政权的巩固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现
【知识点】 三大改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原因在于:获得各种信息需要代价;制定、下达、执行和反馈计划需要成本;不同主体之间利益难以达到高度一致;计划人员的理性非常有限。另外,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不相适应。”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A.国家丧失了干预经济的职能B.高额成本导致计划经济效益低下
C.计划经济难以有效配置资源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2016-11-27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在我国出现了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但到1956年底,其他经济成分被消灭,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2020-09-01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最能表明我国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社会主义工业化己初步实现
C.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2020-05-24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