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323 题号:1789025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秦朝政府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四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
(6)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很早的时期起,血缘亲族关系纽带在希腊社会中就被打破了。公元前6世纪,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破和改造雅典社会结构中残存的血缘亲族组织。希腊城邦不是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开放的商业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航海贸易往来的频繁和扩大,大量外邦人迁入定居,所有这些,都从根本上腐蚀和瓦解了古希腊社会中的血缘亲族组织。

——摘编自《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   从秦朝建立到五代十国时期,宗族在封建国家的建立中不断被分解、变异。秦朝仍实行“家天下”的政治统治,血缘亲疏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西汉文景期间,地方宗族开始利用宗族关系建立自治共同体,并逐渐发展为影响中央集权的强大集团。汉武帝时,“徙强宗大族,不得族居”。东汉时,宗族以士族门阀形式持续到了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宗法受到巨大打击,但因其顽强生命力,并未全被排除于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由宋代到清代,宗法逐渐内化为主体政治结构的潜在因素,一改以往的贵族存在模式,将自身形态深入民间基层,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组织群体,既维护了宗族的长治久安,也稳定了国家政治体制。

——摘编自王露《中国古代宗族与臣民意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血缘亲族组织削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血缘宗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角度,分析血亲组织变化对古代中国和雅典的不同影响。
2017-04-01更新 | 1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代是一个方国林立的时代,一旦商王国彻底衰落,方国联盟随之分崩离析,商王也就无力对外行使王权。商王具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王国首领,又是同姓宗族大族长,亦是异姓宗族君主。商代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然而西周的诸侯国与商代的方国却有很大不同。周王权力远大于商王,控制天下的能力远在商王之上。在王室内部,周王的身份也是多重的,且王位继承是父死子继。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史)》

材料二 “秦变周官,汉遵嬴旧,或随时适用,或因务迁革,霸王之典,义在于斯”。文武分别设官分职及其藻变过程,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和政治学说的成熟,设置庞大的、等级森严的、层层严格控??官僚队伍和机构,制定繁多的规章条例和程序,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表现。直到明清(鸦片成争前),两代统治集团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以前历代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要的权衡取舍,作出了多方面的具体修正和补充,建立了一些新制度,也健全了一些旧制度,使之更加完备周详。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两代政治体制的相似之处,并指出“西周方国”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商周到明清(鸦片战争前)政治体制的演变趋势,并指出明清(鸦片战争前)两代统治者对政治制度作出的“权衡取舍”。
2021-03-20更新 | 10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多有创新,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影响深远,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觌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成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俾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唐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政体,皇帝是国家一切权力的主宰者,国家机关是协助皇帝执政的办事机构。适应这种专制体制的需要,唐朝废除了以前历代王朝在中央政府中占有决策地位的“三师”和“三公”,建立以辅佐皇帝执政为职能的三省六部为主的中央政府机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郡设郡守、郡尉(军事长官)、郡监(监郡御史)。郡尉是郡守的副职,郡监则只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郡下辖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制。 宋亡后,中华大地上再度出现一个王朝统治的格局。忽必烈一手创建的元朝总体上取法于中原王朝的传统政治体制,对中国的治理是卓有成效的。(元朝)中书省又称都省,它直辖称为“腹里”的地区,全国的一级行政权都由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一一行中书省管辖。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元朝的创制,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指出其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及其职责,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元两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简析秦、元两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共同意义。
2021-12-03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