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7914044
据统计,1954年宪法初步起草过程中,参加讨论的各界人民有103万余人,共提出118万多条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人民群众所提意见,对宪法草案作了若干改动。这反映了(     
A.制宪过程中的民主精神B.人民对于新宪法的拥护
C.起草宪法工作的艰巨性D.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知识点】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知道他表现不好,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材料所述现象
A.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反映出地主不受农民欢迎
C.反映当地群众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D.证明延安实行了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
2017-10-17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虽然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B.是一种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C.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D.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2019-05-23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民主政治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280多万人,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有
①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
②代表具有广泛性
③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呈现出渐进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1-21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