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2 题号:180861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 年5月,《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下为其发表的部分文章。

1941年7月29日,刊登《触目惊心之敌寇暴行》。

1942年4月30日,刊登边区农业劳模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多”的新闻和《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的社论。

1942年至1944 年期间,刊登《晋察寞子弟兵毁坦克二辆》《晋察冀军区发言人谈北岳区反“扫荡”胜利过程》等报道。

1943年4月17日,刊发《中华民族人种的由来》。

1943年7月11日,刊发《全体人民动员起来,把敢于向边区进攻的反动派打出去!》。

——许加彪《以笔为刀的红色基因:延安<解放日报>的开展社会动员》等


(1)分析说明《解放日报》刊发上述内容的意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45年《解放日报》重点报道的两条内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军民在艰苦的抗战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2-05-11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组老照片



(1)材料一中图1与哪次侵略战争有关?给中国带来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2所涉及的战争,因为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而取得了胜利。“欢笑言和”指什么?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019-12-23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人民没有被难倒。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群众是战争舞台的真正主角,是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抗日民主根据地聚集的是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中共中央具体地分析存在着的困难方面和有利方面,强调在新的残酷的斗争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广大根据地军民,正确处理各抗日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中国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重要基地,直接支援与配合了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从1942年4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昆明、成都、桂林、衡阳、衢州等地机场,以轰炸沿海日军船只和日本东京及其附近的战略目标,并积极营救盟军飞行员,直接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8所示的重大战役。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019-08-12更新 | 2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