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81486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材料二   195710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历史。中国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三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19542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有利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

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


(1)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保罗·肯尼届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1953~1983年这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请从下列两个问题中任意选择一个作答(两个都答只判阅第一个)。
I.结合史实,概括中在时期I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II.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II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020-02-09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引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2018-04-07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分布图:


材料三: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0-01-08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