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48 题号:181589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材料二 最近在各地上演的好莱坞大片《2012》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抗震救灾的情节,展示了中国形象,打破了好莱坞大片中美国人一直被塑造为拯救世界英雄的惯例。
问题:(1)结合15世纪前后的欧洲历史扼要阐述“西方世界的崛起”?
(2)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
(3)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国形象”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德和卢梭从社会契约论出发,主张如同国家起源于个人契约一样,欧洲各民族也可以通过订立一个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欧洲国家联邦体。在历史上,欧洲思想家们提出在欧洲组建一个新的政治共同体,并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政治联合设想。一是“欧洲统一于宗教”,即以基督教为主导推动欧洲统一;二是“欧洲统一于君主”,即主张在君主协议的基础上或由一个霸权国家来实现欧洲的统一;三是“欧洲统一于人民”,即让人民成为推动欧洲联合的主体,也就是说,欧洲的一体化必须赢得民众的支持。

——摘编自克里斯托弗•道森《基督教与欧洲文化》、刘传春《欧洲政治联合思想的演进探析》等

材料二在当今时代,欧洲政治联合的思想家提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则是欧洲人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在法国与欧洲的关系上,戴高乐关于欧洲联合的构想具有三层含义:多国家的欧洲联合、法国领导下的独立欧洲以及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戴高乐的“欧洲观念”是戴高乐为法国制定的对外政策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戴高乐主义的核心内容,并至今对法国的欧洲政策仍具有指导意义。若非戴高乐扛起自由法国的战旗并使之跻身大国俱乐部,今天的法国恐怕不存在了。因此,无论是“民族国家的欧洲”“欧洲人的欧洲”或是“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法国始终是戴高乐在关于欧洲秩序的所有构想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出于以上考虑,戴高乐从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便致力于构建一个“大欧洲”。

——摘编自《法国视角下的欧洲联合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欧洲统一设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些设想共同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主义”关于法国在欧洲统一问题上的主要诉求。指出二战后期以来,“欧洲人的欧洲”实践的有利因素。

2017-12-23更新 | 1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二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戴高乐言论集》


(1)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2016-12-12更新 | 10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印度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摆脱殖民枷锁,获得独立的国家,独立后的印度政府确立了对内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对外追求大国地位的整体战略。印度的工业化模式是力图把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的全面性与西方式计划的灵活性相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出发展中国家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特征。尼赫鲁时代的印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1947年印度倡导召开了亚洲关系会议,1954年与中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与印度尼西亚共同召开了亚非会议,1961年与埃及和南斯拉夫倡导不结盟运动……印度以“不结盟领袖”和“第三势力代言人”的身份周旋于国际舞台,不结盟政策日益为国际社会所认可,被弱小国家所效仿。

——摘编自【德】赫库尔克《印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独立初期外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提出的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2019-06-01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