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 洋务运动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4 题号:1817650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组建的淮军,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在组建之初,其装备不仅远逊于同期美国人华尔在上海组建的洋枪队,而且远逊于它的对手太平军。后经李鸿章改革,淮军率先在中国军队中完成了武器装备的近代化,许多武器装备,赶上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淮军威名扫地。淮军士兵由将领亲自招募,他们之间大多具有乡党、姻亲、友朋的裙带关系,士兵对于将领的人身依赖非常严重,军队正常运转实所依靠的正是这种私人感情,淮军的指挥体系是标准的个人指挥体系,营务处虽能分担指挥官的工作压力但却不能提供实际的作战参考,它与强调情报搜集、周密筹划、集体指挥的总参谋部制度比起来相差太远。淮军的军事改革始终没有涉及兵役制度的完善,致使其长期在“增募——裁剪——增募”的雇佣军制中踏步,军队战斗力也随之起伏不定,在遭遇举国动员、全民征战的日本军队时,无论是军队规模还是兵员素质,就难免不落下风了。

——摘编自黄凯《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军事近代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知识点】 洋务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在古今中西思想的交织激荡下,传统中国开启了其近代转型。这一进程既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形态的剧烈嬗变,亦包含文化、思想的断裂、重构与转型。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中西新旧之争是其中的核心命题,它一方面直接关系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更关乎如何突破厚古薄今、中西体用等二元观念,将中西新旧之争转化为继承与创新,并在整理和重估传统的基础上,会通融合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创造新的文化。

——第九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

围绕“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自拟题目,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5-02更新 | 3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黑格尔(1770—1831德国近代哲学家)认为中国为旧落后的化身,认为中国社会已经丧失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国实际上没有历史,只有王朝的循环发展。福兰阁(1863—1946德国汉学家)认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直都停滞的民族,中国文化也不是非常陈旧的而是继续发展,“问题是我们要发现它,并且证明它”。福兰阁把中国文化圈比喻成宇宙中的一个巨大星团,它对于渺小的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好像一直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实际上它是一直不停地运动着。

——摘编自黄怡容的《福兰阁的中国史观述论》(《史学月刊》2012年第四期)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发展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11-03更新 | 12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

材料

   

——摘自王军等《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

对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变进行阐释。
2023-05-10更新 | 3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