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8197262
在新中国成立三周年之际,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超过建国前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但是,土地改革以后,个体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扩大自由生产来发展自己等问题出现。这一现象可以合理解释(     
A.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背景B.工业基础薄弱的表现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知识点】 三大改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改变了“没有多少工业”的落后状态。据此可知建国30年以来
A.工业建设持续稳定增长
B.工业结构逐渐臻于平衡
C.中国已成世界工业强国
D.工业成就彰显制度优越
2019-08-24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多快好省的经济方针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01-30更新 | 1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粮食产量持续提高。1953年我国粮食产量为166.83百万吨;1954年为169.52百万吨;1955年为183.94百万吨;1956年为192.75百万吨;1957年为195.05百万吨。在此期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提高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C.中国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2-03-10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