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8713700
如表是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五四”宪法草案征求意见数统计表,这说明“五四”宪法的制定(        
征询意见对象范围参与讨论人数修改意见条数
全国政协委员500多人3900多条
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8000余人5900多条
全民1.5亿人118万条
A.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
C.激发了广大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D.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54年我国全民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从6月16日开始,到9月11日结束,历时接近3个月。宪法草案公布以后,民众欢呼雀跃。藏克家作诗赞道“强忍住欢喜的眼泪,我朗诵这‘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比黄金铸的字更宝贵,人人把它铭刻在心上。”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B.形成了完善的法治体系
C.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D.法治精神彻底深入人心
2023-11-28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民是某同学收集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可用于研究
A.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B.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
C.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命运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2017-10-27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定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     
A.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转变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D.“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
2022-11-15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