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0 题号:18714057
在江苏的华西村,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的吴仁宝一看到邓小平南方视察的新闻,当晚就把村里的干部召集起来开会,发动全村人立刻奔赴全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购进铝锭等原材料。果然,三个月后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几倍。这从侧面反映出(     
A.改革不断深化影响资源配置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改革D.投资过热导致市场秩序失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是20世纪90年代某乡镇街道上有人经营收费公用电话的照片,当时用公用电话打本地电话一分钟收5角钱。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B.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以确立
C.电话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D.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逐步发展
2022-12-06更新 | 2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2001年,党内曾把这一阶层界定为“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4年,十届二次人大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写入宪法。这一变化(     
A.说明我国阶层固化得到有效缓解B.体现出理论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
C.折射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D.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时代变化
2022-10-31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价格双轨制”(指同一种产品计划内部分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市场定价)从诞生到推广,学界的评价始终是“褒贬不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成功,钱颖等学者从中国模式与苏东模式的体制比较中,偏向于肯定双轨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对“价格双轨制”的评价体现了改革的渐进性
B.历史解释因评价标准不同差异大
C.双轨制自身就存在不确定因素
D.历史解释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2020-12-14更新 | 3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