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8748947
【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使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林则徐意识到中国的首要问题在于过于封闭,对西方国家几乎一无所知,提出应当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让中国人开始更大范围地接触现代事物,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新锐知识分子依靠皇帝的支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光绪政治集团的核心力量,他们所领导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等到自强、变法、暴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辛亥革命前后,国民观念得到广泛传播。然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的王朝体制,但未能真正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家。

——颜德如《论近代中国人探索实现民族复兴之方案》等

材料二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才能救中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据材料一,概括四种“救国救民的方案”,并归纳这些方案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救国道路和实践结果。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进步为其先导。观察下图

请回答:
(1)上述五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在思想解放方面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图二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图二人物和图三人物在实施资本主义方案的方式、政体的不同点,并指出两者分别借鉴了哪些国家的近代化模式?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它们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4)五组图片体现的共同历史主题是什么?从图五看,近代中国对这一历史主题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结果如何?
2019-09-16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古往今来,治理国家需要变革,与时俱进,政治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历时十余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商鞅强调以法治国,将奖惩机制贯彻到法令的各个方面,为了使秦国迅速强大,商鞅将举国之力集中到农业和军事上,实行强有力的农战结合的战略。

——摘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二   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这段时期被称为“百日维新”。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样式建立一支军队。

——光明日报《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在戊戌变法110周年之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在农业和军事领域的“奖惩”举措,并分析该变法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
(2)据史料二,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
2023-12-25更新 | 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7日)

材料二   1901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据《张文襄公全集》等


(1)试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发生的背景。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
2022-04-24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