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9 题号:19309090
康有为上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发问:“吾国行专制政体,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他指出,开国会、立宪法、行民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周礼》中的“三询”。《尚书》中的“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就是君主立宪的本原形态。这表明康有为(     
A.反对“中体西用”B.坚守传统文化
C.要求废旧立新D.主张托古改制
【知识点】 戊戌维新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严复在翻译孟德斯鸠政体学说时,用“德”翻译共和制的原则“virtue”,用“礼”翻译君主制的原则“honour”,用“刑”翻译专制的原则“fear”。此做法反映出他(       
A.坚持中体西用思想B.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D.推崇西方共和体制
2023-12-25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文章中说:“以故帝后合体之事,即无可望,尊帝讨逆之事亦不能行。此弊邦志士所以吞声饮恨,血泪俱尽,志计俱穷,以至于今日,而我皇上之位,卒岌岌不能保,弊邦改革之事,遂废于半途也。”梁启超的这一言论(     
A.试图限制君权以实现救亡图存
B.把变法成败根源归结于皇帝,过于片面
C.旨在强调清廷面临着统治危机
D.推进清朝走向民主共和之路,违背国情
2023-11-25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这说明(     
A.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B.维新思想因此得到一定传播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清政府的统治难以继续下去
2023-10-31更新 | 4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