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9549154
1894年9月15日,清军主帅叶志超下令清军放弃平壤北撤。在相关当事人的公文报告和私人回忆中都提到,当天叶志超曾召集诸将,提出“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不如暂弃平壤”,众将未提出异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源于清王朝的腐朽B.叶志超对战败负有完全责任
C.清军将领谎报军情逃避罪责D.清政府陆海军协同对日作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晚清政府财政收入从甲午战后的约8000万两增至辛亥年的约3亿两,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B.协定关税的废除
C.维新变法成效显著D.民族工业的发展
2021-04-19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逐渐改变“以不治治之”的传统边疆政策,根据近代西方国际法“实效管辖领有论”原则实施改革,加强了对台湾领土的实效管辖。这说明清政府
A.治国策略发生根本转变B.开始把台湾纳入管辖范围
C.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D.边疆管理体制在逐步转型
2019-12-13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B.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总数有所减少
C.列强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D.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3-10-31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