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955764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东京城的新形态

城市是时代文明的象征,与以往历代的都城相比,北宋东京城呈现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新形态。

材料一   城市布局

   北宋东京城

   

经过从后周世宗到北宋徽宗近150年的营建,东京城发展为面积超过50平方千米,人口超过百万的世界级特大城市,人口密度是唐长安城人口在开元天宝年间的3倍余。众多的人口、紧凑的城市空间,在促进人与人交流的同时,也必然促使城市中公共活动空间的发展。

——摘编自朱金《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一基于(清明上河图>的解读》

材料二   城市生活

   

《清明上河图》中孙羊店的西面一个十字路口,有两处社会空间引人注目,一处是东北拐角处的说书处,一处是西南角,两坡顶的建筑北面是一个竹棚,有许多人围坐着在听一个老人说书。宋代都城勾栏瓦肆中日常生活的情境,为我们叩开了解读宋代城市空间一个叙事通道。

——摘编字朱海声《日常生活视城下的北宋东京(汴梁)城市空间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北宋东京城的新形态予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城市的建筑、布局等往往反映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唐朝长安城

简介:长安城东西两市为工商区,区内店铺林立,开市期间,交易繁忙,热闹非凡。长安是一座国际城市,居住着许多外国人和少数民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长安有许多胡人开的酒肆,用胡姬做招待,载歌载舞,招待客人。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2:北宋东京城

简介:东京城,日市、夜市、早市相衔不断。城内外市场繁盛,街道上,官宇旁,甚至在御街,酒肆、茶楼、食店、名类繁多的商业店铺临街而设,鳞次栉比,幡旗招展。城市居民构成中,贩夫贩妇之类的小市民占多,而且流动小贩也渗透到街头巷尾每一个角落。宋代城市出现了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说书等文艺表演日常可见。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两座城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座都城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2023-08-19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三千年来的都城变迁,用两条线就能划出个大概(下图)。开封作为北宋都城,是中国都城变迁的重要过渡。

周朝至北宋、南宋至清朝时期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迁移轨迹

——摘编自杨帆等《历史时期中国主要都城的分布变迁研究》

材料二   明朝将政治中心迁至北京,与军事重心统一起来,既能有效地控制中原农耕地区,又能积极应对来自北方草原的军事威胁。将都城迁往北京,集中诠释了“明承元制”的真正涵义,也体现了“天子戍边”的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这表明汉族统治者正式认可了北京作为“大一统”中国的政治中心,放弃了“对汉族单一民族国家的追求”,这是自唐末以来多民族交融的政治成果的集中表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相互作用,奠定了明清时代中国的基本政治格局。

——摘编自田澍《明朝迁都北京与多民族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周朝至清朝时期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迁移轨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迁都的积极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王朝迁都的主要因素。
2022-07-16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德信认为:“在一切权力都集中皇帝手里的时代,把国都建在与外惠接近的地方,使皇帝亲临战争的前线。既可以避免鞭长莫及之患,直接与外来的入侵的军事实力相抗争;又能及时掌握变化中的军事情势,做到知彼知己,指挥裕如,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和疆域的开拓。”

——摘编自张德信《明成祖迁都述论》

材料二 “迁都还有更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由于沟通南北的运河畅通以后,全国的经济生法得到了比以前更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明初社会经济普遍高涨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岁展。这些首先表现在沿运河山南至北的一些城市繁荣起来了。”

——摘编自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


分析说明明代继续以北京为都城的利弊。
2023-10-1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