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4 题号:19642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013年12月1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时说,需要指出的是,《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该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近来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接连出现消极动向,一些人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其实质是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严重担忧和警惕。
——摘编自外交部发言人就《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答记者问
(1)依据材料,简述《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12分)一战和二战,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亢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这些观点?
(3)结合材料四,爱因斯坦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请举两例。
2016-11-18更新 | 8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代表人物理论
19世纪晚期美国海军上校马汉向美国政府建言,提出“海权优于陆权”的观点。认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强国,必须首先控制海洋。
一战
前夕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
世界上最主要的地区是由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组成的所谓“世界岛”,根据这种地理现实,他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陆权理论:东欧是世界的中心,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20世纪30
年代
美国大学教授斯派克曼认为单纯的海权论和陆权论都有失偏颇,他将两种理论合二为一,提出“边缘地带论”。认为欧亚大陆两端等地区都可以看作边缘地带,这些地区处于心脏地区和海洋之间,是海上强国和陆上强国发生冲突的地带。他提出:谁控制边缘地带,谁就控制心脏地区,进而控制世界。这成为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1)结合史实,分析马汉“海权论”提出的背景。
(2)学者认为“二战中德国就是根据‘陆权论’进行侵略扩张的”。结合史实指出这种侵略扩张最终失败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针西欧和远东地区如何实施“边缘地带”战略的。
2020-06-01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国际上对德、日法西斯罪行进行了审判。同样是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德国的汉斯·弗兰克在纽伦堡就刑前说:“千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而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却在就刑前狂叫:“天皇陛下万岁!”

——《论战略文化》


材料二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德日认罪态度的不同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对待战争的罪责和责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16-12-12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