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 秦朝的暴政及法制建设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8 题号:199497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的灭亡

材料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贾谊《过秦论》

秦始皇并天下之时……宫室过度,耆欲无极,民力罢尽,赋敛不节……法令烦惨,刑罚暴酷。

——(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唐)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一,贾谊和班固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独到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秦的灭亡中你能获取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2022-10-24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要。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商鞅为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在富国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

材料二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藏书之策。

——《汉书·艺文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儒学在秦朝的境遇及西汉前期为复兴儒学采取的措施,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影响。
2023-10-15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它的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和“中体西用”。“师夷制夷”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采“西学”是为了维护“中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洋务派本身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其内部十分复杂,难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攻坚克难的领导核心。洋务运动选择的“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解决不了主要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在“御内”和“制夷”上首先选择了“御内”“制人民”。洋务派大力“求富”,是为清政府开财源、筹军饷而不是解决广大人民的贫困问题,洋务运动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人民群众支持的。洋务运动从发生到结束的40年间,列强侵略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清政府风雨飘摇,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根本不可能实现

——摘自刘俐宏《洋务运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023-12-14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