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水陆交通的变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19964887
回望历史,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同时折射出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有时候,方便地获得原材料的途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到达市场的途径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发展早期原材料起决定性作用,后期主要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而交通既有利于工厂更方便地获得原材料,也有利于更方便地把产品运抵市场。一个产品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另一个过程,取决于交通的发展,在这方面运费的低廉、速度的便捷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是依靠它们的道路来运载,工业革命将会被推迟到铁路时代”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时期英国交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重工业如煤、铁、建筑业等工业来说尤其重要。……同样,工业革命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交通要迅速变革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工业的发展需求,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为交通变革注入了技术动力。

——林国锦《17501830年英国交通变革及其影响初探》

材料二   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

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寒《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得到发展,但当时船舶工业主要以军用船舶为主,民用船舶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仅能修造沿江、沿海中小型船舶,既无科研试验设施,亦无开发设计能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船舶工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主要船舶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造船模式,基本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造船,造船效率大幅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为满足建造出口船需要,我国开始成套成体系引进、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初步形成了船舶标准体系。步入新世纪后,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船舶标准化步入高速发展、规模壮大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做强阶段。我国船舶设计、建造、修理行业准入标准基本建立,对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到70%左右。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船舶行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现代高水平的新型船舶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船舶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摘编自胡文龙《中国船舶工业7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交通发展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用一句话指出交通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指出当时英国交通进步的具体成就。
(2)根据材料二,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概括张謇建议修建铁路的理由。结合所学,简述交通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变化。并阐述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积累的经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统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即全国性统治中心的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体系的形成、庞大军事体系以及全国性社会秩序的建立。这一变化促使王朝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有保障的、以粮食为主体的物资供应体系。然而,以农立国的经济特性,使得统一的集权王朝在建立物资供应体系时,不得不面对广泛而分散的小农经济。集权政治有效地使小农成为赋税与徭役的双重负担者,成为国家的生存基础。在此基础上,漕运逐渐形成并发展。秦汉时期的漕运,由于政治、经济制度尚处于初步阶段,漕运无常制、无常时、无常额,漕粮多为军用。隋唐以后,渐形成了相应的成法、固定的职官和额定的年漕量,漕运逐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的社会意义》等

材料二   明清时期,由于历代的积累和统治者的重视,漕运制度不断完善,漕运的组织、机构、政策十分严密和健全。清代的漕运管理体系严密而复杂,上至漕运总督,下到旗丁运卒,组成一个职责分明、组织严密的庞大漕运系统。在中央有户部总其责,在地方设漕运总督衙门于淮安,由漕运总督总理漕政诸务;各省设粮道衙门,分掌各地漕政;各州县收漕亦有专设机构。从向税户征收起到京通交仓止,整个漕粮征运过程都有严格的监管。漕粮虽有定额,但实际上加耗、加脚费等名目繁多,层层加码,实际交纳的漕粮高于定额数倍。漕运成为一大弊政,又是一项苛政。漕运的沉重负担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农民身上,这必然激起农民各种形式的反抗。在农民的反抗斗争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河道的淤塞,清代漕运日趋衰落。

——摘编自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漕运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漕运的变化及其历史影响。
2022-07-15更新 | 1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交换物品的场所被称作“市”,通常设在人们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打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

——摘编自章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

材料二   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据《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做“传”,用马速递传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时创立了漕运,秦始皇征服百越时开凿灵梁,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朝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唐代驿站的设置已达到了辽东。宋代陕西粮食有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河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期,设京义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明代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运到海河,运至京师。明代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代漕运管理职责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

———摘编自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2023-04-04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交通与国家发展】

材料一   有学者将交通系统列为统一国家赖以生存的首要组织,认为“交通系统之所以名列榜首,是因为它们是大一统国家赖以生存的主要制度”。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秦朝道路示意图

材料二   晚清兴修铁路曾引起的争论


观点一
“倘任其修筑开设铁路,洋人可任便往来……于大局更有关系”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平民之力而归之官也……与民争利,祸亦随之”

观点二
“洋人之要挟否、视我国力之强弱。我苗能自强而使民物殷富,外人愈不敢肆其要求;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亦必隐图其狡遥”“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铁路史部分》

(1)根据材料一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陆路交通建设对巩固统一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种观点分歧所在,并结合所学简述晚清修建铁路的影响。
2024-05-03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