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8 题号:20305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摘自王斯德等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摘自《简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的重建作用》
材料三   1947年6月出台的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美国政府认识到, 只有欧洲的经济复兴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会有现实的可能和基础。另一方面, 美国将马歇尔计划视作“讨价还价的武器”,以此换取欧洲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非贸易壁垒问题上作出让步,促使有关国家采取实际有效的步骤支持美国的多边自由贸易计划……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建中《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与美国对外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昔追性的国际组织一一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材料三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成抵抗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

——摘自1947年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字利・基辛格(1993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的战略意图。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实现其战略意图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3)材料四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0-03-01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至8月4日、公路和水路交通也被彻底封锁,西柏林250万居民和西方占领军的生活面临严重困难。这也是冷战进行以来美苏之间的第一次直接对抗,形成了战后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冷战高潮。1949年5月12日,苏联和西方三国同时解除封锁和反封锁。5月23日到6月20日,根据解除封锁的条件,四国外长会议在巴黎举行讨论德国问题的会议。然而,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摘编自陈开仁《冷战——实力与谋略的较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采取冷战“攻势”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次“直接对抗”事件的名称及其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你对冷战下国际关系的认识。
2022-03-08更新 | 2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产物。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战后初期两国的激烈对抗,是当时国际环境下的产物。同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对于对方的认识有主观、不符合事实的成分,从而导致相互不信任和猜疑。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力从整体上说相对衰落,但其衰落过程是曲线而非直线。俄罗斯潜力巨大,从长远看,俄罗斯将逐步恢复元气,重新成为世界大国、强国。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将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巨大力量,终将摆脱美国控制,而成为独立的一极。日本在实现政治、经济转型后,仍可取得新发展,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是很有可能的。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政治影响力大,将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陈启懋《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

材料三   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及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中国作出了哪些努力?
2021-05-07更新 | 3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