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3 题号:20310635
中唐以后,不少有才能的下层士人在地方藩帅的“力荐”下才能进入政治中心,甚至“作尔人极”。自称“五叨中台”位极人臣的权德舆,便多次表示难以忘却幕主“旧恩”。这反映出中唐以来(     
A.割据势力持续发展B.科举选官走向瓦解
C.中枢机构亟待完善D.朋党之争不断加剧
【知识点】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758年,第五琦被任命为盐铁使,主持盐业改革,实行食盐专卖。政府设立监院,统一收购食盐后在各地加价出售。760年刘晏改进专卖制度,政府低价统一收购后,把食盐加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转运到各地出售。这种改革旨在(     
A.提高政府财政收入B.实现官商分利
C.节约政府经营成本D.减轻人民负担
2024-05-14更新 | 3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2019-03-10更新 | 6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唐前期,国家财政实行“统收统支”政策,由尚书省度支司统一负责调配各级政府支出。开元年间,地方州府在处理超出国用计划的非常规支出时,可以“且申且给”或“先用后申”,即不待中央批复或不待奏报先行出给。这一变化(       
A.容易导致割据势力增强B.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
C.适应了税制改革的需要D.促进了三省体制的变革更新
2024-04-2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