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 太平天国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0 题号:204837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秀全为了表示冲决封建网罗的决心,把家乡祠堂中供奉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捣毁,公开宣称孔子为“妖魔”“邪神”,在南京拆孔庙,将孔子牌位劈烂丢进类坑。1851年金田起义后,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他还颁发《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作为太平天国教育的主要教材,在教育中否定孔子地位,否定儒学思想。洪秀全早期所写《百正歌》以传统道德规范人们,要求人们“学正道”“行正事”“做正人”。太平天国颁布《太平礼制》明确规定了从王至帅各级的称呼,有万岁、千岁、大人、善人、公子等。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将儒学中不符合自己统治的东西删除,要求根据拜上帝教的宗旨和革命的需要删改儒学,经过修改的书还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儒学在这个过程中与拜上帝教逐渐融合,得以共同发展。

——摘编自肖楠楠《洪秀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洪秀全对传统儒学的态度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洪秀全上述态度的原因说明当代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儒学。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地税征收】

材料一   1860年,太平军开辟苏福省和浙江天省两片比较稳定的基地后,遍立乡官,以“依古制而惠四方”的原则征收赋税。下表为太平天国在两省部分乡村地税征收情况一览表。

太平天国在两省部分乡村地税征收情况

地区模式具体方法
嘉善粮由租出佃户交租给地主,地主交粮于当局,“乡民……还租,然后业户收租办赋”
常熟、昭文等地“着佃交粮”佃户代地主直接向当局交粮,完粮后仍需向地主交租。按规每亩征粮“一斗
无锡等地代业收租由当地土豪、绅董等兼乡官,设立收租局等,“逼业主将租簿送到局中”,按租簿向佃农催发地租,“除完粮、(收租)局费外,给还业主”
吴江、震浙部分地区招业收租地主将土地报官备案,太平军当局发给地主“田凭”(土地证),地主自行收租
绍兴等“打贡”“打先锋”率万余人“大掠于乡”,“焚掠各大户……小户开门者不打,闭户者立即打破”

——摘编自刘晨《太平天国辖境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探析》

材料二   1928年1月,方志敏等领导开辟了赣东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2年底,根据地扩大到闽浙赣三省。在此期间,根据地颁行了《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土地分配法》《闽浙赣省苏维埃土地税征收法》等,规定“以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逐渐形成累进制土地税,以全年收谷五担为起征点,有疾病或其他困难者可申请减免。征税人员在收税时一律填发土地税收条,青湖一村征税人员“瞒了土地税谷140余石”,遭到苏区政府严厉处罚。以税收收入为担保,苏区发行公债券,支持消费合作社、储粮合作社,在春耕时节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使工农红军与敌人长期作战不发生丝毫经济的和给养的困难”。

——摘编自欧阳秀兰等《方志敏财税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太平天国在苏浙农村征收赋税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闽浙赣根据地的地税政策与太平天国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2024-04-22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列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原本是一起影响甚微的地方冤案,情节与《水浒传》中潘金莲毒死丈夫武大郎极为相似。当《申报》偶然将这则奇闻异事登载出来时,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它会发展为一桩社会关注度极高且惊动京师的大案,最终在慈禧太后直接过问下,经过刑部重新会审,冤案得以昭雪。而后更是通过新闻报道,文人笔记乃至电影电视剧的各种记载与改编,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材料二   在传统国人的观念中,法律不是一个本于自然正义形成的、有内在逻辑体系的强制性规范体系,而是能预防和解决一切纠纷的公共政治技巧或治理术。这一套技巧,并非是客观、真实、理性、冷峻的科学,而是因事制宜、无微不至的艺术,其核心是儒家思想:倡导尚贤之治,恩法兼施,凡事可以“活动”“找关系”,强调“实用”“实际”“实行”,用伦理的眼光评判衡量一切。“礼所不容,刑之所加”,“法不外乎人情”等等,成了人们共同的观念。

——摘编自张书勤《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系统论述》

(1)根据材料一,分析冤案发生及得以平反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中国古代史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评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2024-01-10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胡林翼作为湘军重要将领,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名臣,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李慈铭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王闿运曰“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而沈卓然认为胡应位列同治中兴功首,指出“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致其用也。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由此而论,允推功首。即其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诸政,亦皆大端,足为后世之法式”。

——摘编自刘忆江《胡林翼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治中兴”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卓然认为胡林翼“应位列同治中兴功首”的原因。
2023-05-05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