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抗美援朝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20602844
【抗美援朝与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0军原系国民党第六十军,是滇系军间龙云的部队。抗战胜利后,龙云被蒋介石软禁,六十军受到蒋介石嫡系部队的排挤,军长曾泽生早已厌倦了内战,不愿与同胞厮杀,他更不愿意为失去民心的蒋家王朝卖命。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力很差,部分士兵还有抢夺百姓粮食的行为,因此被人们戏称为“60熊”。1948年10月17日,宣布起义。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授予这支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番号,部队设政委并进行政治整训,健全了党的各级组织,实行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此后,50军在湖北荆州一带参加农业生产和承担修筑汉江大堤等任务。

——摘编自贾琳《抗美援朝精神研究综述》

材料二   抗美援朝是中国以一个农业国的身板抗击携二战余威的世界第一军事、工业强国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打出了人类轻步兵的巅峰,绝对的信仰加上超强组织能力让这支军队具有惊人的韧性与战斗力。志愿军有其他军队所不具有的党组织,让志愿军具有远超职业军队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能聚能散”聚在一起向敌人冲锋,散开来就像撇豆子一样渗透到敌人身边埋伏起来等待大反攻。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志愿军的信仰是完成任务,消灭敌人。

1950年10月25日50军奉命入朝参战。1951年1月25日的汉江阻击战,只有轻武器的50军3万人受命顶住美军机械化部队23万人的突击10天。但50军坚持了50天,在这五十天里,7个整编连31个整排138个整班全部栖牲,减员达2万多人,军队建制不断被打散重建,最后以团为作战单位,团长拿枪上战壕,军长曾泽生下死命令:“团长牺牲了师长上,师长牺牲了我上,就算人打完了蕃号打没了,50军精神永存,祖国不会忘记我们。”最终出色完成阻击任务,有力配合了东线部队行动。战后曾泽生对彭老总说:“我们50军在兄弟部队面前终于可以抬起头来了。”50军变成了威名赫赫的“50雄”,将士们士气更加高涨,全军树立起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徐铁红、孟哔磊《成名赫赫建奇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0军由“60熊”蜕变为“50雄”的原因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还有哪些类似的重大历史抉择,请列举两则事例并说明其意义。有人把新中国75年复兴史解释为“国运”,请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抗美援朝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中外历史纲要》(上)附录中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
1950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0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312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4参加万隆会议
1956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2)若为该表增补一件大事,请列举事件并说明理由。
2024-05-17更新 | 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准备不足和缺乏经验,同时又是出国作战,造成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在战争初期极为繁重、复杂且艰苦。1951年,志愿军在第四、第五次战役中共歼灭敌人16万余人,但同时,志愿军只能发动“礼拜攻势”的弱点也暴露出来。志愿军党委、中央军委召开专门会议,成立志愿军后勤司令部,采取了供应站制度、分段保运制度等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后勤快速应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这期间,我军从上到下对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新的突破性认识,后勤保障由“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向组织现代后勤保障转变,很多保障模式、运行机制、经验方法等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张新《抗美援朝战争后勤保障工作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后勤保障面临巨大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意义。
2024-04-13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115~30日“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期间中央人民政府调入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物资统计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天津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3.2亿斤,准备布匹35万匹,棉纱5000件;上海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4亿斤,准备棉布110万匹,棉纱2.8万件;汉口准备棉布30万匹,棉纱8000件;西安准备棉布40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于11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

——数据综合自《陈云文选》(1949~1956

材料二   1955年“平均每社生产11.9万市斤,其中高级社为50.4万市斤,初级社为11.6万市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812市斤,其中高级社为966市斤,初级社为808市斤,……与1955年全国每农业人口平均生产粮食706市斤来比较,初级社平均多产14.4%,高级社多产36.8%” 。收入方面,1955年“平均每户收入为424元,……高级社平均每户收入为776元”。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也证明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摘编自《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的意义。
2024-02-16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