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206431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1119日,政务院第一百九十四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命令》规定:“生产粮食的农民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薄购买。”这个命令第一次把粮食供应与户口联系在一起。19558月,国务院在总结两年来统购统销的经验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规定:城镇“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和牲畜饲料用粮,均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供应凭证分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地方料票七种”。

——摘编自赵文远《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国家对粮食采取计划收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国家对粮食采取计划收购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教材P17“思考点”: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2022-11-14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不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重农思想,而且在农业生产方面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其中也包括农业生产工具。汉代专门设立主管农业生产的官职,“搜索都尉”赵过组织大批的能工巧匠,对农具进行创制、研发、改进和推广,大力推行牛耕技术,使犁耕技术得到了普及与应用;唐代创制了曲辕犁;等等。这些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犁耕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材料二   近代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其推动力一方面有历史的沿承……到了近代,这一历史惯性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则与西方国家的榜示有关。19世纪下半叶,我国近代一些思想先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之下,纷纷提出效仿西方,设立养老院。冯桂芬要求推行养老室等慈善救助组织。……上述倡导之外,舆论界也不断刊文,介绍国外的养老院。

——摘编自苏全有《有关近代中国养老院的三个问题》

材料三   番薯(甘薯)传入我国,名称因地区而不同。番薯传入我国的途径大概有二:一是由海路传入东南沿海的福建和广东,一是由陆路传入西南边疆的云南。番薯传入我国后在各地传播得很快,在明代后期数十年间,闽广就广为种植,江浙也开始发展。到乾隆年间,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及东北三省未见有番薯种植的记载之外,其他各地都已种植。由嘉庆至道光,番薯的种植在各省区向纵深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摘编自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

——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中国养老院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甘薯传入中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
2024-01-13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维护我国政治立场、改善国际外交环境、弘扬价值观、体现制度优势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双方声明:

……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中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三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逐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扩大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努力解决交通、通信、商贸、财税、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所确立的外交政策,并概述该公报发表后给中国外交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述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并概述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3)近代以来,高新技术与现代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在社会系统中重要性日增的特殊力量,其内在政治价值也逐渐显露。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高新科技深刻影响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出发,以农业现代化为例,分别指出高新科技在推动粮食生产与储备过程中的表现。②从“健全互联网管理体制”的视角分析,分别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在电子商务与国际金融方面的积极影响。
2022-04-0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