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08674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解放区成倍地扩大。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以加速解放区的建设步伐,更有力地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将原来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合并成若干大行政区的政权。大行政区是依据军事上的战略区而划分和命名的。除华东解放区外,其他解放区在地方政权建设的基础上,都先后成立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该地区的政务工作。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然要求强化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为此,1954年6月,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六个大行政区,由中央直接领导省级政府,并进一步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摘编自张秀芬等《中国共产党建政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意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撤销大行政区的必要性。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本年六月中旬,毛泽东针对湖南的共产党员等来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惩办许克祥的情况,要大家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他提出:长沙站不住,城市站不住,就到农村去。山区的人上山,滨湖的人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七月四日,毛泽东在武汉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时,提出上山的思想。他指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八月九日,毛泽东在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发言指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材料二: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1)阅读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作出“上山”决策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里的“上山”实践的重大意义。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作出“由城市领导乡村”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
2023-02-11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共七大会场

人民解放军开进南京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

《井冈山会师》(油画)                                               革命圣地延安
(1)将上述图片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分类,把序号填进表格。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材料   中国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屈辱和苦难以后,经过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流了多少血,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内外敌人,取得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旧时代结束了,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民面前,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3-12-22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某校集邮小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收集的邮票。

A中共一大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中共七大纪念            D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注意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将协商融入政治生活中,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通过有效协商开展合作,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协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谈判达成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共识,从此“政治协商”承载了国人对战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下和平建国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协商会议虽未落地生根,但这种集众家之长、和平协议国是的传统却被中共和民主党派继承下来,并在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发扬光大,直至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摘编自张晓《浅议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

材料三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年记

年代主要内容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厂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198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12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请把材料一邮票画面反映的事件发生地填入中国轮廓图的相应位置(写字母)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依据材料二简析中国共产党实行协商民主的意义。并联系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和②“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的历史事件。
(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2022-12-08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