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46 题号:208765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各方政治力量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

主要观点出处

“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发表的纪念文章《八年今日》

“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帝国主义者对我们的压迫依然如故。”

1927年,国民党发表的《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

“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

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的《辛亥、北伐与抗战》

——摘编自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各方政治力量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的异同,归纳纪念和解读“辛亥革命”的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1】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武昌起义”与“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渡江战役”等依次排列,它寓示着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二 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最终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经列强蹂躏的中华民族,已经在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嚣张野心中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了!

——(2011年)《人民日报》社论《勿忘国耻,共襄复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基础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2)材料二中“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有何严重后果?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中华民族是如何“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的。
2016-12-12更新 | 8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①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

——(唐)杜佑《通典》


明代天启年间青花瓷
注:图案中有“白马紫金鞍”的文字,源于一首古民谣:“白马紫金鞍,骑出万人看。借问谁家子,读书人做官。”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说“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序号年份事件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指出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从上表②-⑤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024-02-07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