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0 题号:21098724
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各民主党派在参加政协会议,宣告以《共同纲领》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接受中共的领导之后,“基本上都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1956年9月,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将变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就将变成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对民主党派性质界定的不同主要是由于(     
A.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人民政权的巩固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知识点】 三大改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
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
2018-01-09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的简况表,这可以说明当时我国
类别改造方式效果
农业互助组、初级合作杜、高级合作杜1956年,75%的农户都增加了收入
手工业初级形式生产小组、中级形式的供销生产社、高级形式的生产合作社1956年,手工业产值由1952年的2.55忆元增加到74.27亿元
资本主义工商业经销、代销、公私合营.赎买1956年,公私合营工业的总产值比1955年这些企业的总产值增加32%
A.农业改造的方式和效果与苏联相似
B.生产方式的调整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C.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存在过急行为
2021-11-11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53年前后,一些企业将集体福利设施进行了经营化尝试,改由职工分摊,试图让行政负担的部分设施改由职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逐渐显露了一些问题。到1956年,企业职工福利制度一度又回归由国营企业包办的模式。这种变化
A.体现了经济体制的逐渐转轨B.表明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C.反映了多元分配制度的出现D.意味着国家经济战略得以实现
2022-05-13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