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21180060
下图是1970—1987年的中国农业条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机制的优势(简记hrs)。gp为相对于工业投入品价格的超购加价指数(1978=100),mp为相对于工业投入品价格的农村集市价格指数(1978=100),fert是化肥使用量(10万吨)(见下图)。据此可知,改革开放时期农业发展     
A.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B.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
C.深受政策和科技影响D.取决于工业化发展的成就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到1981年3月, 徐州、扬州、镇江等6个地区统计,已经有75.8% 的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主要有“定额承包,超包全留,自主分配”、“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这些举措
A.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B.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C.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020-08-05更新 | 3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曾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经济规律,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更与替代,或者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C.经济特区的创立D.联产承包的出现
2020-11-18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3】到1984年底,农村撤社改乡镇、撤队改村的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建
立了9.1万个乡(镇),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不能说明的是
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得以改变
B.村民委员会代替了原来的生产大队
C.农村城市化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D.农村体制改革得以深入进行
2016-11-18更新 | 9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