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选官制度(汉-唐) > 隋唐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21248800
与之前的人才选举权归于地方不同,隋唐科举允许各个阶层的人“怀煤自列于州县”,接受国家的考核和选拔。由此可知科举制(     
A.加强中央集权B.加速朋党政治产生C.阻碍阶层流动D.推动藩镇割据出现
【知识点】 隋唐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唐人朱庆馀的名诗《闺意·献张水部》(又名《近试上张水部》)。诗作表面上看是新娘问新郎自己打扮得是否得体,实质却是
A.贵族子弟试探自己是否具有供职朝廷的资历B.科举士子询问自己是否具备金榜题名的能力
C.地方官员打听自己的过错不作追究的可能性D.朝廷大员暗询自己是否得到皇上赏识的结果
2019-11-06更新 | 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09-06更新 | 2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唐世科举之柄,颛(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故取其人也,多公而审。唐世科举主考官取人,不能不顾众望所归者,以示“得人之盛”。于是,应试以前,士子们往往漫游天下,交结豪俊名流,激昂身价,从而形成一股漫游之风”。该学者意在说明唐朝(       
A.科举选官制度尚需完善B.中央尚未掌握选官主动权
C.地方豪强势力依然强大D.士人具有昂扬进取的风貌
2023-07-05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