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21267487
唐玄宗在位时期,胡人安禄山先后升(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并且长达十余年没有移地换防。此种情形在当时竟较为普遍。这反映了唐中后期(       
A.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B.封建统治由盛转衰
C.中枢决策发生的异变D.地方出现割据隐患
2023·江西抚州·二模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大概为1699万人,与唐玄宗末年相比,国家控制人口减少了约3593万人。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B.战争导致人口锐减
C.唐朝中央权力衰微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018-02-08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代初期,道以采访处置使或观察处置使兼黜陟使常驻,主管监察。755年后,军事成为节度使的主要政务,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逐渐形成“唐制”。“唐制”的形成主要缘于(     
A.七国之乱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2024-02-29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史学家陈寅恪提出,自唐玄宗时起河朔地区“政治、军事、财政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当时大唐帝国版阳以内实有截然不同之二分域”。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河朔地区建立少数民族政权B.形成了落镇割据的局面
C.民族同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D.国家统一的局面被打破
2022-10-13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