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15048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阿瑟·林克《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二   为适应工业发展特别是新工业地区建设的需要,必须努力的发展电力工业,建设新的电站和改建原有的电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电力工业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共107个,其中电站92个,输电工程和相应的变电工程15个。在92个电站中,属于苏联帮助设计的有24个。一九五七年全国发电总量将达到159亿度,比一九五二年增长119%。其中:中央国营占87.72%,公用事业和居民用电增长79%。电站的建设和电力网的形成,将在主要的经济区域内初步地奠定动力基地,逐步地使各该地区的工业得到安全的、廉价的、充分的电力供应,为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准备动力条件。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0--1940年美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发展电力工业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国际组织与世界格局】

国际组织一般是由两个以上跨越国界的政府、社团或个人基于共同的目标和特定的利益而建立的各种组织。国际组织机构则是确保国际组织有效运行的行政管理机构,国际组织机构在某个地区的落户意味该地区国际会议、国际活动和国际交往的增加。

材料一


材料二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侯纯光、杜德斌《百年来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的时空演化:集聚模式与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新成立国际组织演进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新成立国际组织演进的主要趋势形成的原因。
2022-12-09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特定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探讨一定时期内家庭的演变,是探讨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之一。

材料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通过修改宪法和推行改革等措施实现了这一时期新的社会转型。废除传统的制度,建立以民主理念为基调的家庭,在婚姻观念方面,以个人为本位的独立自主的婚姻观取代了以家庭为本位的家族主义婚姻观,在实现夫妻同权的基础上向着夫妻平权的方向发展,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模式经历了从形成走向衰落的过程,且家庭中的个体化倾向越发明显。在生育观念方面,主客观因素持续削弱人们的生育意愿,生育先后经历死亡率下降驱动阶段、功利性生育消退阶段和成本约束的低生育率阶段。在亲子观念方面,家庭中父权地位日益下降,育儿方面父亲角色缺失,母亲的丧偶式育儿现象延续,养老方面传统的父权子责的孝道观日渐式微,成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纽带日渐松散。但在国民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以及法律普及的不到位等问题,人们观念上的松动并不同步,部分地区仍旧保留有较多的传统因素。

——摘编自刘冰《战后日本家庭观念的变迁研究(1945—201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期家庭观念变化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期家庭观念变化的特点。
2024-02-24更新 | 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2006年世界工农业产品产量分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对图中的时间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亚非拉地区数据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08-15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