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民族危机的加深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1627050
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C.英国在华推行“势力均衡”政策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
【知识点】 民族危机的加深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光绪朝的荒政(是中国古代政府灾荒而采取的救灾政策)集前代之大成,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备周密的。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出
A.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B.官场腐败加速革命形势发展
C.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D.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
2017-05-16更新 | 1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对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2022-07-06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戊戌变法时期及以前政治文献中“革命”一词的用法,几乎完全是在传统意义上使用的,例如法国大革命。但变法失败后,“革命”一词众多新含义开始出现,例如以诗言志的“诗学革命”、打破不平等的“女界革命”和推翻旧王朝的“排满革命”。然后“社会革命”“家庭革命”“文学革命”等术语出现,其含义均为这些领域发生彻底变化和相应主体在该领域实行根本变革之意。材料旨在说明(      )
A.传统“革命”是顺从天道的周期性王朝更替
B.传统意义上的“革命”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
C.新“革命”观反映了中国对西方道路的反思
D.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革命”含义的更新
2024-04-12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