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16276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运输网有了很大发展。经过5年建设,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和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和企业专用线共达9300多公里,铁路通车里程比1952年增加22%;海拔高、工程极其艰巨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比1952年增加1倍:内河通航里程由1952年的9.5万公里增加到1957年的14.41万公里,增加了0.5倍;民航航线里程1957年则比1952年增加1倍。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

材料二   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高谏铁路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械至2012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7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34.7%;公路里程达到423.8万公里,增长1.4倍;定期航班航线里程达到328.0万公里,增长1.0倍。旅客周转量由2002年的1.4万亿人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3.3万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由2002年的5.1万亿吨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17.4万亿吨公里,沿海规模以上的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2年的16.7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66.5亿吨。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3-1957年我国运输网建设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1世纪初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科技与社会生活】

材料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通讯的发展”过程。
(2)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改变生活”的看法。
2023-07-09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8年美国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至1850年,美国铁路总长居世界第一位。1850年,国会通过法令:在拟议中的铁路线两侧间隔地段每一英里铁路赠予6平方英里的土地。1867年,国会通过给铁路修筑公司以巨额贷款的法令。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在普罗蒙特利接轨,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内战结束后,美国西部又先后于18681873年、1879~1883年、18861891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世纪末全美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据统计,美国的铁路建设投资的85%为私人投资,居民积极购买股票和认购债券。铁路是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无可争议的重要原因,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齐斌《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初探》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生产的某车型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最终售价为260美元。它成为全世界第一辆普通百姓买得起的汽车,美国也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后来美国汽车届还流传着“福特论断”:企业要不断的创新,否则会走向灭亡。

——摘编自(美)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   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至10月,进行了51次袭击,在此期间投下了196吨炸弹,炸死了557人,伤了近1360人。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德国二战战败后,美国人将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制造技术带回美国。二战后初期,美国有9个战斗机公司,40多个战斗机研制项目。麦道公司是战后世界上最成功的军机制造商,波音公司一家就足以让美国航空工业在民用市场笑傲全球。美国领导人说:“美国战后的航空政策很简单,我们想飞到任何地方,这是我们的时代!”

——摘编自(英)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美)弗菜克《空中帝国:美国航空与美国霸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19世纪后期进行铁路建设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简述铁路建设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特的创举及某车型的名称,并概括福特创举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飞机在一战之前和一战期间使用情况的变化,并分析飞机的应用给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024-04-25更新 | 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木帆船,原来因地方荒僻、交通不便而滞留下来的物产能够运出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

——据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强调:“交通运输是建设中一种先行部门。”经过努力,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建设取得新进展,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52年到1957年,新建铁路33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翻了一番。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交通领域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交通建设的意义。
2022-06-21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