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1631361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决定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近3个月时间里,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每一个条款。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D.实现了依法治国方略
【知识点】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018-01-01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表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2019-07-13更新 | 3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进行了窑洞对话。黄炎培在谈到历史发展时,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三大改造,努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B.实行“一五”计划,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
D.建立民主法制制度,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2019-01-07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